厚厚一摞资料被放在李毅飞崭新的办公桌上,纸页边缘微微卷起,散发着油墨和陈旧文件柜特有的混合气味。
这重量,足以让新入职的年轻人望而生畏。然而,李毅飞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平静得如同接过一份晨报。
他修长的手指在纸堆边缘轻轻一抚,仿佛在安抚躁动的书页,随即开始了一种近乎本能的整理动作。
分类、排序、打码、分区……动作流畅而精准。这是他多年苦读钻研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将庞杂的信息化整为零,分解为可操作的单元。
再复杂的工作,一旦被拆解成清晰的步骤,便如同溪流归海,终将汇成汪洋。他深知,在这文件浩如烟海的部委中枢,清晰的条理是生存的第一法则。
环顾这间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办公室,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成排的办公桌上。
虽然已是2012年,但在中央部委这样的核心机关,真正的电子化、无纸化办公远未普及。许多流程仍依赖纸质文件的流转和签批。
不少同事,尤其是像刘姐这样的资深科员,对那摆在桌角的台式电脑,更多是将其视为一个高级打字机或偶尔查询资料的终端,而非提升效率的利器。
开机慢、系统卡顿、软件不熟悉,都让她们更愿意信赖手中那支签批笔和厚厚的记事本。电脑屏幕幽幽的光,常常只是背景板,映照着伏案疾书的身影。
他们无从知晓,眼前这位安静整理文件的新同事,其指尖在键盘上所能迸发出的力量。李毅飞从高中时代起,就知道信息浪潮的奔涌,有意识地深入计算机技术的核心领域。
操作系统底层、数据结构、算法优化、网络协议……这些对旁人如天书般的存在,于他如同呼吸般自然。
若论纯粹的计算机技能,在当下这个时代节点,他足可跻身顶尖之列。只是,这份惊世骇俗的“内力”,被他深深敛藏于谦逊温和的外表之下,如同匣中利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