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的朝阳将橙红的光芒涂抹在街道和建筑上,带着一种充满希望的暖意。李毅飞沿着街道开始慢跑,目的地是县城里的几所学校。
路边早餐摊早已支起炉灶,蒸笼里热气腾腾,包子、油条、豆浆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勾动着行人的食欲。
李毅飞虽然腹中空空,却无心停留,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即将开始的行程上。
九点整,李毅飞整理好衣着,背上背包,走向计划中的第一所学校。根据前世的记忆,这所学校在灾难中受损极为严重。
他走到校门口,向保安室里的值班人员出示了自己的燕京大学学生证,礼貌地说明来意:“您好,我是首都大学法学系的学生李毅飞。
学校正在开展一项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课题研究,我这次利用假期过来,想拜访一下贵校的领导,学习一些一线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方面的实践。”
保安看到燕大的证件,态度立刻认真起来,迅速拿起电话向校内汇报。
不一会儿,一位戴着眼镜、约莫四十五六岁、面容方正的男老师快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同学你好,欢迎欢迎!首都大学的高材生来我们学校调研,是我们的荣幸啊!请进请进。”
李毅飞连忙上前握手问好:“领导您好,打扰了。主要是我们教授在‘青少年犯罪预防’课程中特别强调,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认为这是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
所以我想实地走访一些学校,听听像您这样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者们的真知灼见,这比书本理论更有价值。
这次趁元旦旅游的机会,就想随机选几所学校走走看看,希望能获得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