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李毅飞抬起头,目光迎向伊春济,声音虽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但吐字清晰,“主要依据有三点……”他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支撑其核心判断的历史数据规律、当前先行指标的异常波动(如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在特定国家的快速攀升、CDS利差的悄然扩大),以及基于改进型VAR模型对未来资本流动压力测试的模拟结果。
他精准地引用数据序列编号,解释模型中各关键变量的设定理由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模型在他口中变得清晰而富有逻辑。
路国才在一旁听得眼睛越睁越大。他知道李毅飞有才华,但没想到他对这些艰深数据和模型的掌握已经深入到了如此地步,远超他对一个大一新生的预期!
伊春济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眼神专注,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点着。他接着抛出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刁钻,涉及报告的延伸思考:比如危机传导的优先路径和防火墙机制的构建可能性,以及在此预判下,对国内宏观政策组合(特别是汇率弹性与资本项目管理)的潜在影响和平衡策略。
李毅飞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最初的紧张感早已被一种沉浸在专业领域里的专注和兴奋所取代。
他侃侃而谈,逻辑严密,思维敏捷。虽然出于谨慎,他没有将脑海中那些来自未来的、更前瞻也更惊人的趋势判断和盘托出(比如某些特定区域债务危机的连锁引爆点、数字货币兴起对传统资本管制的冲击),但他所展现出的洞见和对经济系统动态关联性的把握,其深度和前瞻性,已经稳稳地超越了当前学界主流认知三到四年!
窗外的阳光不知不觉已从一侧移到了另一侧。墙上的挂钟指针悄然滑过了一个小时。办公室里,只有李毅飞清晰有力的阐述声,伊春济偶尔插入的追问声,以及路国才越来越难以掩饰的惊叹目光。
这一个小时高强度的思想碰撞和顶级智识的淬炼,对李毅飞而言,其价值远超无数堂按部就班的课程。
他从伊院长那些看似提问、实则引导的只言片语中,窥见了最高决策层思考问题的宏大视角和缜密逻辑,这无异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境界的大门。
终于,伊春济身体向后,深深地靠进了宽大的真皮座椅里。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在李毅飞身上久久停留,那眼神复杂难言,有惊叹,有欣赏,有对后生可畏的感慨,也有一丝面对未来浪潮席卷而来的深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