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阳光褪去了盛夏的灼热,温和地铺洒开来,空气里隐约浮动着桂花的甜香。
李毅飞带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稳重感,走进了学校招生处。
他很快找到了当初那位亲自送来录取通知书的老师,报名手续办得异常顺利。末了,老师递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
“拿着,这是学校给你的资助,一万块。”老师的语气很平常,仿佛递过来的只是一份普通材料。
李毅飞接过信封,分量不轻。他明白,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和信任。
住宿的问题,李毅飞提出了一个特殊请求:他需要单间。
理由很直接——他的学习节奏异于常人,深夜钻研是常态,集体宿舍的作息冲突难以避免。
学校斟酌之后,竟真的同意了这个特殊请求,前提是他必须随时接受老师对其学习进度和效果的抽查。
李毅飞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这份优待,他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值得。
作为学校高中两年制快班学生,李毅飞清楚自己位置的特殊。
开学第一天,没有任何预热,一份难度颇高的黄冈试卷就摆在了每个人面前,算是这场快班生涯的“见面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