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晨光初照·共治启航·融合新篇 (1 / 3)
        晨光初照·共治启航·融合新篇

        悉尼港的硝烟尚未散尽,海风裹挟着焦糊与血腥的气息,拂过断壁残垣。胡泉站在旗舰“致远号”的舰桥上,目光越过满目疮痍的港口,投向晨曦微露中渐渐苏醒的悉尼城。这座被约翰国铁蹄践踏多年的城市,此刻如同一个遍体鳞伤的巨人,在炮火洗礼后,显露出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茫然。海鸥在残破的桅杆间盘旋,发出凄厉的鸣叫,仿佛在为逝去的时代哀悼。

        胡泉的心中并无多少胜利者的骄矜,反倒沉甸甸的。脚下的钢铁巨舰,手中的模型系统,赋予了他改写乾坤的力量,却也压上了万钧重担。袋鼠国人民的自由,绝非一场海战的胜利便能轻易换取。这悉尼城,便是他踏出的第一步,也是未来根基所系之地。如何让这座饱受殖民之苦的城市,真正成为致远舰队和袋鼠国人民的堡垒与家园,其艰难,恐怕不亚于昨夜的炮火连天。

        他召集了悉尼城内残存的约翰国商人——那些侥幸未被战火吞噬,或是徘徊在去留之间、带着恐惧与侥幸观望的面孔。会议地点选在市政厅。这座曾经象征着约翰国无上统治的宏伟建筑,斑驳的石墙上依稀残留着褪色的帝国徽记,如今却戏剧性地成了谋划新秩序的起点。高大的拱窗滤进午后的阳光,在地板上铺开一片片碎裂的光斑,空气中的尘埃随着脚步声在光柱里无声狂舞,旧羊皮纸与潮木散发出的陈腐气味间,绷紧了一根几乎令人窒息的弦。

        胡泉立于长桌尽头,身姿挺拔如松。他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目光却如深海般沉静而坚定,扫过一张张或惶恐、或戒备、或茫然的脸庞。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大厅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致远舰队此来,非为征服,更非劫掠。昨夜炮火,只为粉碎枷锁。今日晨光,当为新生之始。”

        他摊开一份规划草图,上面勾勒着道路、桥梁、港口、农田的雏形,线条简洁却充满力量。“悉尼,乃至整个袋鼠国,将不再是他国予取予求的殖民地。它将属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胡泉的手指划过图纸,“改善民生,乃当务之急。道路需畅通,桥梁需坚固,港口需繁荣,农田需丰饶。先进的农业技术,救命的医疗设备,都将源源而至。此非空谈,而是致远舰队立足此地的根基,亦是袋鼠国未来的希望。”!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了几分:“然,百废待兴,非一人一力可成。我们打算成立了临时管理委员会。此委员会,非我致远舰队一言堂,而是你我共商共治之平台。凡有志于悉尼新生者,无论过往身份,皆可参与其中,共谋发展。”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响起压抑的议论声。官员们面面相觑,惊疑不定。交出权力?与这些“叛军”共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胡泉展示的蓝图,那些闻所未闻的“先进技术”和切实改善民生的承诺,又像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更让他们心惊的是胡泉那份沉静背后的力量——昨夜海港的冲天火光,便是这力量最直接的证明。

        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刻板的老富商,颤巍巍地站起身:“胡泉先生……您的愿景……令人动容。然则,管理一座城市,非纸上谈兵。旧有体系虽不完美,却维系多年,骤然更迭,恐生混乱。维持现有框架,徐徐图之,是否更为稳妥?”

        胡泉微微颔首,并未动怒:“老先生所言,亦是实情。变革非一日之功,亦非推倒重来。旧有体系中,若有行之有效、利于民生者,自当保留,取其精华。然,那些盘剥百姓、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习,必须革除!这临时委员会,便是新旧交融、去芜存菁的熔炉。我们共同甄别,共同决策,确保权力真正服务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非远在万里之外的宗主国。”

        他环视众人,语气加重:“这非妥协,而是责任。对悉尼数十万居民的责任,对袋鼠国未来的责任。诸位若真为此地百姓着想,便该放下成见,与我等携手,在这废墟之上,重建一个更公正、更繁荣的家园!”

        沉默。长久的沉默。只有窗外海风呜咽,和远处隐约传来的清理废墟的声响。最终,在胡泉那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的目光注视下,在昨夜那场摧枯拉朽般胜利的余威中,在那些描绘着切实未来的蓝图面前,官员们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他们或许仍有疑虑,或许仍有不甘,但“责任”二字,以及那触手可及的“新生”图景,压倒了最后的抗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