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召核心重臣,皇帝再次绕开喧嚣朝堂。
这也是朱由校的智慧所在,他深知,若置身于那数百朝臣的汹汹物议之中,与那些自诩经国济世、动辄以祖制礼法相胁的文臣清流争辩周旋。
非但徒费口舌,更易陷入其精心编织的言路罗网,被其以“众议”、“祖制”之名裹挟,徒耗精力于口舌之争,于国事无补。
与其陷于无谓之争,不如执掌枢要!
大事开小会,小事不开会,此乃其驭政之要诀。
将真正关乎国运的决策,置于这寥寥数位心腹股肱之间,密室而谋,乾纲独断。既保决策之高效,又避群议之纷扰。
而这一切的底气,源于其牢牢握于掌中的绝对力量。
兵权在握,则万般非议皆不足道!
当帝国的命运系于那风雪中奔袭的铁骑洪流,当京畿的安危系于那新铸的系统精锐,当内帑的丰盈能支撑起变革的基石……
那些朝堂上的鼓噪与质疑,在冰冷的刀锋与绝对的实力面前,终究显得苍白而无力。
暖阁内,炭火熊熊,压力无形。五人躬身肃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