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19章 东林之害 (2 / 3)
        朱由校半躺在御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思绪慢慢跑到如今大明的朝堂之上,一个被他的祖父万历皇帝和短命的父亲泰昌皇帝折腾得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他的祖父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长达四十八年!然而,这位皇帝留给大明最深刻的印记,并非什么文治武功,而是旷日持久的——怠政?!

        自万历中后期开始,万历帝便深居内宫,几乎不上朝(不朝)、不亲自祭祀天地祖宗(不郊、不庙),史称“三不”。皇帝成了紫禁城深处一个模糊的影子。

        而皇帝怠政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国家机器的中枢近乎瘫痪!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这些核心职位长期空缺或者由人代理,得不到皇帝的正式任命(“缺官不补”)。

        最高决策机构内阁,阁臣也常常缺额,奏章堆积如山,无人批答。地方上的巡抚、总督等重要职位同样大量空缺,整个官僚体系处于一种“植物人”状态,效率低下到令人发指。

        中枢的真空和皇帝的不作为,为党争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以顾宪成等人重建东林书院讲学议政为标志的“东林党”逐渐形成,他们标榜道德气节,抨击时政,与以浙党、楚党、齐党、昆党等为代表的其他派系展开了激烈的门户之争。

        双方互相倾轧,攻讦不休,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谓的党同伐异上,而非治国安邦。

        第19章东林之害

        可以说,他这具身体的爷爷万历皇帝用他漫长的怠政,亲手挖空了明朝统治的根基,留下了一个机构瘫痪、党争激烈、财政窘迫、边患隐现的烂摊子。后世史家所言“明实亡于万历”,绝非虚言!

        而他这具身体的便宜父亲,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则更加悲催,其短暂的执政如同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闹剧。

        好不容易熬到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这位战战兢兢做了近二十年太子的朱常洛终于登基称帝。登基之初,面对祖父留下的烂摊子,泰昌帝并非没有振作之心。然而,他的举措却如同一个懵懂孩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