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他的孩子所继承他的爵位,可以三代之内不降爵。
意思就是,一般的诸侯王的子嗣们继承王位的时候,都是要降爵的。
比如以“燕王”为例子。
燕王的嫡长子继承了“燕王”的王爵之位,但是其他的孩子不能够再以“王爵”为之爵位,只能够是“彻候”,也叫做“列侯”——彻字改为列字是为了避讳武帝的名字。
而淮南王的子嗣则是不用如此。
淮南王的嫡长子继承“淮南王”之位,而其他的子嗣则是可以依旧是“王爵”之位,由朝廷册封其子嗣为王——当然了,他的封地依旧是从淮南国中分裂而出来的“侯国”,只是可以被称之为“王国”,朝廷是不会再给册封土地的。
那么这个“恩荣”既然不能够裂土封疆,它还有什么作用呢?
作用很大。
因为“侯国”是归属于“郡”管辖的,列侯不再是“分邦建国”之人,而事实上是属于朝廷管辖的范畴之列了,他的自由度是很低的。
而且正常来讲,除却嫡长子所继承的“国”之外,其余的皇室子弟是越来越“小的”,从王国到侯国到关内侯,再到更往下的爵位。
而汉承秦制,所以也是依照二十等爵位制度而变化的,而当封地裂的越来越小,无处可裂的时候,那些皇室子弟也就成了“黔首”平民。
也就是说,基本上在五代、六代之后,绝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会彻底的消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