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仔细观察便能够发现,“某某之治”便是“某某盛世”的前传,一个盛世的前方,一定是有一个可以被称之为“盛世”的治理年间。
这是符合事情发展规律的。
文景对应汉武,文景两位皇帝的节省和治理,让汉武帝能够尽情的挥洒着属于自己的武略,纵情使用着大汉铁骑,去将四方蛮夷驱逐。
而贞观则是对应着开元——实际上,贞观本身也可以被称之为盛世,但相较于开元来说,他少了些许的庞大、宏伟,所以如今历史上将其称之为贞观之治。
洪武之治则是对应着永乐盛世,追随洪武的那群人被洪武亲手送了下去,而老爷子的狠辣手段也让文人集团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的靖难更是让那群文人短暂的安息。虽然他们很快就又卷土重来。
不难看出,当乱世被合适的人治理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迎来盛世了。
这是客观规律。
但历史中,唯有“文景盛世”逃避了这个客观规律。
文景盛世之前的铺垫太少了,人们压根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盛世就已经到来——在某种方面,这个时期的“文治”已经达到了巅峰,只是缺少“武功”,仅此而已。
所以在有陈氏的这段历史中,后世的人又将这两段、一共三个皇帝撑起来的盛世唤作.....“三皇盛世”,以此来表彰这三位皇帝做出的杰出贡献。
而如今,这些后世的闲谈也不过是些许笑话罢了,大汉的黔首们对此全然无所知晓,只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