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里面依旧有许多国产设备。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现代产业链问题,日本目前依旧是全球制造业的高端代表,但体量和资源决定了它只能采用“小而广”的模式。
小:规模小,只生产尖端技术含量高的部分。
广:供应链广,依赖供应链获取中间环节产物和大部分零部件。
一款日本制造业代表的“尼康相机”中,真正日本生产的部件不超过10%。
这就是全球化的魅力,让“技术”的比重无限增大,“生产”的价值则被压缩。
只需要很少一部分人,就能掌控巨大的价值分配。
如果再加上“金融化”和“文化霸权”,可以说无往不利,全球通杀。
比如出口意大利镶几个钉子,身价能翻1000倍的奢侈品。
但一饮一啄下,全球化和企业逐利的本质,也会导致内部产业转移和空心化,挤压国内低附加值企业的生存空间,推动工业人口朝服务业人口转化,因为不需要这么多。
按照西方的规则,技术和生产要拆分开来,技术、精英、资本永远留在本国,生产、污染、劳动则交给他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