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饭店的冷餐宴上,翟达和李恬恬单独坐在角落,好似和一众明星不曾融入。
宴会厅又来了几个“大咖”,不过尚未有江湖地位超过“亚瑟王”的人,比如国际章来了就围着打转,亚瑟王也乐在其中,满脸红光接受恭维。
李恬恬远远看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少许后温柔的笑了笑,换了个话题。
“说起来,微博这个想法的诞生,还和翟老师有关呢。”
翟达疑惑道:“我?”
李恬恬将当初会议上,自己因为灵光一闪,以翟达的“弱智吧短博客”举例,立体的分析了博客的各种弊端的事情娓娓道来。
即时性、随时性、生活性这三点都是从翟达那段时间的博客里提炼出来的。
没有翟达,这个平台依然会出现,但未必从李恬恬口中。
而有了翟达,使微博提前了近一年时间,且造就了一个年轻的总监。
李恬恬坐火箭升职肯定不是全靠一个“创意”,但这却是她“职场花路”的开端。
甚至更早的“转正”,也是借由翟达微大赛的新闻稿成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