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创中心”内,时间已经是晚上。
军训结束后,翟达立刻改变自己的规律,依旧刷了工牌,来这里捣鼓自己的小道具。
比起十天前,工创中心的人多了起来,二楼三楼经常能碰见一些来使用设备的实验室成员,白大褂走路带风。
国内的科研主流,走的是1+X路线,即国家牵头,多部门、多高校、多地方联合攻关,哈工大作为第一梯队的高等院校,其内各种高精尖实验室无数。
尤其是工科项目,大多无法以成品采购的方式满足全部需求,所以“自行制备”是常有的事。
不单单要服务自家实验室的,许多全国性的大项目里,也有一些“细分内容”由哈工大承担,所以工创中心的设备才这么齐全高端。
昨天他就遇到过一波人,气势不凡,由一位明显是大佬的人带着,当时翟达正在使用真空热处理炉,给自己的小玩具消除金属空隙,来的人太多了,他想起武强的嘱咐,就让出了位置。
然后顺势退至众人身后,融入了参观人群中。
由于本就在学校内部,一时也没人管他,听了几耳朵,才知道这伙人是黔省天眼项目的,来哈工大寻求什么“反射面支承控制结构”的解决方案,哈工大这边出面的是一位“沈院士”。
当时翟达心道卧槽,听得好高端啊!就是前世短视频上那个什么全球最大天眼?
后来听着听着,翟达感觉好几个人在盯着他,终于有人问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