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存在我上面说过的了,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那问题的理解就会不同。就拿你举例,说个你能懂的例子:你为什么活,又该如何活,你现在应该没有很明确的答案,只是想把该掌握的文化知识什么的都掌握了,基础打好,为后面自己得到答案后提供践行答案的本事、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你明宇叔,甚至你的父母亲人又为什么活,怎么活?理由是不是一样呢?这扯的可能有点远。就说极端一些吧,譬如说街上的乞丐,你觉得他会去考虑为什么活,如何活吗?”
“应该是不会的,他还得为生计发愁呢?该是想不了那么多。再说他应该也想不明白吧?”
“你说得对。就是说即便他考虑到那些问题了,那他也只会和你一样,都是想不明白那几个问题。那么你有没有发现,你们之间又会有哪些不同呢?”
“应该是处境和应对方式会不一样吧。我发愁的是知识无涯,总是会有自己到不了的地方,他是愁完上顿愁下顿,还得发愁没有息宿之所,活着本身就很艰难。”
“说得对。那么我再进一步讲,或许你为什么活和如何活,用简单点的想法来说就是读更多的书,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如何活就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那乞丐呢?或许就是饱食无忧,栖息有所了,他努力的方向就不说了,只对你而言,那乞丐的活法和思考完全是没必要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他和你之间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就是我所言道的因人而异。”
亨亚日似乎有些懂了,但也未全懂,只是对先生的话还存些疑问。
“或许你会说,我和乞丐的境地差别巨大,所以我们之间对活法的思考和理解才会差别巨大。要是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处境的人,在这些东西上,应该不会有那样大的差别吧?”
亨亚日连忙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口中应道:“是啊,是啊。”
“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你言道两个乞丐的思考和理解差不多,我或不好驳你,主要是不曾体验过。但对衣食无忧的人来说,这是在是太好比较了。就拿你和顾子敦来说吧,你或许会说你可比顾子敦差的远了,他父亲是余斛这种大都市的市长,在国内也是数得着的人物,但这也就是食鱼于食熊掌的差别罢了。然而你们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你自己而言,差别大吗?或不说顾子敦,就说你一母同胞的两位嫡亲哥哥,你再去想,你们之间在这些问题上的想法差别大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