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吃完,亨书勤说道:“这就和你们母亲告别吧,然后就都准备上学去。”
兄弟二人应道,和父母道别。亨亚日更是对着母亲挥了挥手,母亲点头示意,眼里也有满满的不舍。
进了院子,亨辉对亨亚日说道:“我等会就先走了,骑马跑的快些,早点过去,还能再多看会儿书。”
“好。”亨亚日说着就和哥哥分别,进了自己住的小屋。屋子里,王川纲依例又在等着亨亚日,但和往常也有些不同,居然看起了亨亚日一年级时的课本来,只是心绪不太高。见得亨亚日进屋,王川纲赶紧把书收起放好,跨上包裹水壶等事物为出发做好了准备。
亨亚日却示意他且不忙,问道:“你刚才在看一年级的课本吗?怎么样,看不看得明白?”
王川纲说道:“说不好,基本上都是见少爷们读过的,只是自己以前没上心,也记不太牢,看得也有点心焦,先这么看看吧,实在不行了再向四少爷讨教。”
“好。出发吧!”
和平日里一样,前半程牵马,后半程骑行,然后一起走到学校,分别后,各行其是。
一天的课程按部就班,不知不觉中,时间就溜走了,又到下学的时候。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起身离开了校园,亨亚日也跟着人流往校外走,人群中却没见到哥哥亨辉的身影。待走到校外,亨亚日一眼看到王川纲牵着马站在马路一侧正等着他。看到亨亚日出来了,王川纲迎了上来,就接过亨亚日挎在肩上的书包,放到自己肩上,又把马牵好。下学的时候,学生们加上仆众熙熙攘攘的,路上人很多,高年级的普遍自己骑马离开了,剩下的就是这些低年级的学生,处在尚不自信自己能够让人放心独骑阶段,是故一个个都是取经二人众,一人骑马,一人牵马的踏上归途。
一路上和不少同学相互点头致意,简短的打了下招呼,多是各走各路了。自也是有相熟又同路的同学伴着亨亚日和王川纲往家走,只是日常亨亚日性子太静,话说的不多,又不好嬉戏的,所以愿意陪着他同路的同学也没几个。除了一个名陈塞骏和一个唤马山的同学日常里总是同行外,其余犹如群行的鸟群,忽地往前冲,然后作鸟兽散。陈塞骏是同年级隔壁班的首席,人也是很聪慧,只是性子有些显傲,和周边同学处的并不友好,但是对着年级首席,这性子就不得不收敛起来,可能是有些慕强的心理在吧。马山虽说学业上要差他们一些,但是人很憨厚敦实,脾气性格尤好,又不似那逢迎之徒,相交之中也是不卑不亢的,家里又是府里有名的行商,处事上远比亨亚日、陈塞骏来得周全,只是和别人多也是泛泛,喜欢和亨、陈二人厮混。所以几个人平日里相处得还好,走过当初的磨合期,找到了平衡点,又有了润滑剂以后,三人假期中还相约郊游了几回,彼此交往日深,相处的也愈加融洽。一路上也多是有马山给他们几个讲一些家里头行商路上的故事,二人自是无从知晓真假,只是不晓得他肚子里有多少货,这些时日下来,几乎没有重样的。余二人都是未曾听闻过,听讲之时也是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一时遇到新奇的也都感觉眼界大开,所以有时甚至待得有意思的故事讲完了后才舍得分别归家。虽说都是故事,只那些未曾抵达过的世界也给了亨亚日不少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启发。虽说亨亚日年纪尚小,好多也只是当新奇的东西来看,但单就所讲述的那些异地见闻,对于开阔眼界来讲,也确实是有不少收获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