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多时,王品福背着包袱下楼来,亨氏父子正好也吃完了早点。亨书勤说了一句走吧后,就当先起身往酒楼外走,亨亚日和王品福随后缓步跟上。出了酒楼,沿着上山的路,一路往前。因为现时是庄稼将熟未熟之时,却是未到农忙季节,路上的早起的农人并不多,往上山方向去的更少。不过此番却是踏青出游的好时机,只是有钱又有闲的人没那么些,再者通常也不会起得这般的早。开始的时候,三人走的比较慢,因着刚吃完早餐未久,不好快步赶路。亨亚日看王品福挎着的包裹似乎也并不怎么大,好像也没装多少的东西,自己的行李多半还在客栈放着的,想来也是,今日是行礼第一,事情都还没有定下,其它的只能见面之后,慢慢再讲吧。
渐渐的,三人的步伐加快了些,只是慢慢又入了山道,道路却是更难行了。沿道路尽头山脊上看,天空中慢慢出现了漫天的红霞,应是太阳升起了。三人走了约莫半个多时辰,这才到了去田王寨和太白峰两处的岔路口,同样也是一处山脊,亨书勤问亨亚日道:“四儿,累不?”
亨亚日脑门出着微汗,却摇着头说还好。亨书勤怜惜的说道:“时间尚早,我们就在这里稍歇一下。品福,你要是吸烟的话,就趁着这会儿吧,只是要注意千万莫要引着了山火。”说完,示意儿子也找地方歇歇脚。王品福点了点头,找了处干净的地方放下包袱,去到一侧抽他的旱烟去了。
出发时却是辰初,估算了下行程和时间,时间仍是充裕的很,虽说不好到的太早,但时间拖沓的太长,倘若一入室就开始仪式,到时也需不好看,约莫提前半个时辰左右当才是恰当的。末春辰时的太阳是温和的,照在身上不显炽热,对着太阳,父子两人相邻而坐都没有再说话,只是亨亚日稍微显得有些气喘。只稍坐了一袋烟的功夫,三人又踏上了行程。
上山的路总是比下山难行些,但无论多么难行,只要一直往前走,即使偶有停歇,也终有抵达目的地的时候。三人一边走,还能从一路的山脊打量周围这大自然的造物奇观,这后半程因为时间充裕,走得也算是惬意,疲劳感少了不少,终是在巳初到了三省院门前。
王品福上前叩门,亨书勤在门前正中站定,亨亚日在稍侧后整理了下衣着,抬眼上望着那扇门上的匾额。过了一会儿,只听得门后有门栓响动的声音传来,大门半开,一颗显得苍老的脑袋从门后露了出来。老者开口问道:“来访者何人?”
王品福赶忙说道:“德安府亨氏二爷书勤携三子亚日前来拜见。”
老者一听说是亨氏来人,显是知道所为何事,也不啰嗦,就赶忙把大门大开。老者开完门,对着亨书勤说道:“尊客一路辛苦。”
待三人入了院子,老者去到门后,动手预备把院门关上,王品福抢上前帮着老者关好院门,栓好门栓。老者这才对三人又说道:“老爷吩咐了,贵客先到书房去,老爷在书房候着贵客的到来,小少爷和贵侍且在此稍候,我待会再过来迎你们。尊客,请随我来。”一边说,一边当先引路前去。亨书勤分别时看了儿子一眼,也没说话,只是跟上老者向前去了。
几人都是第一次进来,亨亚日发现这道院比从外面看起来会显得稍大一些,甚至把临崖山体的一部分也都围了起来,院里规整的显是栽种了有些年头的香樟和桂花树,间或一些四季青点缀其间,院子的西北角还生有一丛丛的高大翠竹,却不似山竹那般低矮细小,院子中间用宽大的石板分砌了的几条通行道路,似田亩的阡陌,又似街巷的平整小道掩映在树丛中。临着东方院墙树丛枝桠交际蓬松密实处,下似有石凳石桌分布,在枝叶交汇下,俨然是一个天然的室外茶室。院子其间四季常青的植株,很少落叶,院子很洁净、规整。透过穿行的石头路可以隐约瞥见正室的建筑和侧室建筑的部分,虽说山脊之上,没有了遮挡,无论那个方向日照都是一样的,但是季节的季风还是对房屋的建筑方向有着影响,所以正室依然是面南背北设置的,正室特别的宽大、高耸,比之山下五开间房屋尤长不少。侧室就少了这些讲究,正室在东首一侧不远处是院墙,西侧十米开外却是平行并立的两排东西向的侧室,侧室间也有着四五米的间距,侧室房屋的样式和山下显然有着不同,像个反写的“入”字样,一侧长一侧短并不对称,且稍微低矮一些,似是为了顺应冬季寒冷的季风而专门设置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