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记载,在许多典籍中,都不少见。
但问题是,哪怕是应用了一辈子这种类似经验的老农,或许到死也不认识一个字,他只能把这些东西通过实践的方式教给自己的儿子或是朋友之类。
缺乏文字的力量,这些朴素科学道理,传播或者说传承的效率,极其低下。
就比如说,现在秦枫用来千金买马骨的那些问题,实际上是工物工坊里早就解决的粗浅技术问题,抛出来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让老百姓觉得自己也有希望,才能激发更大的热情,来促进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改革。
那么难道就没有真的亟待解决,让杨开天等人都束手无策的难题呢?
当然有!
不但有,而且太多了,越来越多!
科学求知的漫漫长路,就像是画圆一样,你本事越大,画的圆越大,周围能接触到的未知,反而越多。
文盲之所以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行,正是因为极度的无知。
要是把工物工坊跟工部合作时,遇到的那些问题,贴在府衙门口,只怕淳化县的这些人,就算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也压根不知道如何入手。
科学,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