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轻人,又能说出什么惊世之语?
无非是顺着皇帝的意思,起起高腔,唱唱高调,而已。
具体如何,那还得等他们穿起官服,走上自己的位置,用长期的执政生涯,来给出那个他们心目中真正的答案。
不过,虽然对题目不甚认同,但秦枫注意到,他亲传弟子徐鼎臣的答卷,算是相当不错了,字里行间不但透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也不乏对未来的憧憬,对皇帝的认同,对百姓的怜悯,对法制的抨击。
这些,都是源自于徐鼎臣自己的经历,但秦枫估摸着,也刚好符合了老朱的预期。
算是巧合吧,那么这孩子,或许还真能中个进士?
有点意思!
其实在秦枫刚刚组织的那场会试中,徐鼎臣只能算是涉险过关,秦枫并没有给加人情分,按照他卷子上体现出来的能力和思想,的确也就是个四百来名。
因为不管怎么说,徐鼎臣终究是吃亏在了年轻,看问题的角度不够深刻老道,处理方式也偏理想化一些。
但没想到,到了殿试,这些好像反倒成了优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