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诗剑镇山河:从寒门到至尊 > 第19章 阿七 (3 / 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桑之本,在于器具水利。朝廷当设‘格物院’,招揽天下能工巧匠,凡有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创新工艺之法者,经‘格物院’勘验有效,朝廷当赐予‘技进’金牌,并重金购其法,广传天下,惠及万民!同时,许其享有该法所生之利十年!此利,非独享之利,乃朝廷以其利再养‘格物’,再励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如此,则农具日精,亩产日增;工艺日新,国货日强!此乃真正的开源之道,富国之道!”

        他巧妙地将“专利”思想包装成“技进”,与儒家“格物致知”联系起来,强调其“惠及万民”的公共属性,弱化了私人牟利的色彩,更提出了用“专利”收益反哺创新的机制,听起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这“技进”二字,如同投石入水,在死寂的殿中激起无数官员眼中的惊疑与思索。

        第19章阿七

        笔走至此,林逸已是酣畅淋漓。最后,他笔锋如刀,直指核心:

        “然则,法虽良善,行之在人!若无铁腕以清吏治,再好的良法美意,到了地方,也必被胥吏豪强扭曲变形,成为盘剥小民的新工具!故臣再请陛下,行‘重典治吏’!吏治不清,‘摊丁入亩’与‘技进’之法,皆为画饼!当以雷霆手段,整肃官场,涤荡污秽!以非常之法,行非常之事,方能挽此百年之颓势,奠帝国万世之根基!此臣肺腑之言,伏惟陛下、太后圣鉴!”

        掷笔!林逸微微喘息,看着眼前这封引经据典、逻辑严密、锋芒内蕴却又锐利无匹的殿试策论,胸中块垒尽吐!这一次,他将所有的锋芒、所有的抱负、所有的“毒计良策”,都堂堂正正地写在了这金殿之上!如同一位孤臣,在向这垂暮的帝国,发出最后的谏言与呐喊!

        他隐约感觉到一道冰冷刺骨的目光,如同实质的箭矢,钉在自己身上。不用抬头,他也知道来自何处——御阶之左,赵德芳!这位权相的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但那双深潭般的眼睛里,此刻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冰寒和一丝……极其隐晦的杀机!

        林逸平静地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了上去。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无声碰撞,一个沉静如渊,一个寒芒毕露,如同两道无形的闪电在金殿上空交击!

        就在这死寂无声、连呼吸都仿佛凝固的瞬间,林逸眼角的余光猛地捕捉到御阶侧面,侍立在小皇帝龙椅旁的一个小太监。那小太监垂手低头,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小半张脸。但就是那小半张脸的轮廓,和帽檐下那双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丝漠然的眸子……

        林逸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

        阿七!

        金殿之上,落针可闻。檀香凝滞,蟠龙柱的阴影仿佛也凝固了。林逸笔下《国用十策》墨迹未干,力透纸背的锋芒几乎要刺破宣纸,更刺向御阶之上那位权倾天下的首辅赵德芳!林逸能清晰感觉到那两道来自左首的、冰锥般的目光,带着审视、忌惮,以及一丝被蝼蚁触怒的隐晦杀机。就在这窒息般的死寂中,他眼角的余光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猛地钉在了御阶侧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