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女生频道 > 女生频道 > > 第四章 百团纳新(2) (4 / 9)
        “我叫曹文婷,大一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爱好游泳、唱歌,很高兴认识大家。”曹文婷挨着宋威龙坐下去,接着便轮到我。

        “我叫苏阳,大一高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爱好写作、唱歌,希望以后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听到“写作”两字,周老师不禁眼睛一亮,同时李明哲以及其他几位同学,也纷纷看向我,好像我是什么稀罕物,这反应不禁使我有一丝惴惴不安。好在“爱好写作”并不是我的专长,剩下几位同学,也都提到了“爱好写作”“爱好”“爱好文学”之类的字眼——自然,进记者团不喜欢写作,才是让人吃惊的。

        依照一条龙的顺序,大家颇有默契地从左至右,依次介绍完。

        在第7次掌声过后,周老师接着说道:“本次呢,其实是社团补招,因为有些社员面临实习或考研的压力,今年开始便不在社团了,为了维持社团的活力,我们才优选了你们4个人。希望大家今后多多努力,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之外,能够在校报记者团发挥各自的长处,争取学有所长,不负韶华!”

        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尤其是“千挑万选”之类的夸赞。我们四个新人一来没笔试,二来没面试,“优选”可能只是周老师的冠冕之词,旨在鼓励我们4个新人罢了。

        第一次社团见面会开得很简短,不超过20分钟。周老师让每个人都留了备用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校报办公室有个QQ群,记者团和编辑部的成员都在,包括周老师和陈老师。周老师告诉大家QQ群号,让大家都加一起,并说以后会不定期在群里发布通知或消息——当然,大家平时如果有问题,想深入交流和探讨的,也可以在群里尽情发言。

        我们四个新人彼此都不熟悉,散会以后,便各忙各的去了,平时也基本很少往来。倒是小组长李明哲很热情,路上加了好几个人的QQ好友,外向的同学,还主动跟李明哲攀谈了一路。

        此后1周,周老师专门抽出一个晚上,给我们四个新人做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记者准则、新闻采访的注意事项、稿件的类型与格式要求,拍摄的构图技巧等。期间还以《石河大学报》为例,着重向我们介绍了一条新闻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末了,还不忘提醒我们:作为记者,最重要一点便是要如实客观记录,像机器一样,不应带一点情感。我们听得都很认真,还记了不少笔记。

        学校有几类发行的报纸,有某些学院刊印的、也有某些文艺社团刊印的,通常是16开本的;而《石河大学报》却是正统,有官方背书,由校报办公室刊印的报纸,半月一期,通常是大8开,4-8个版面。拿在手上的感觉,明显跟那些16开的小报不一样。而我们撰写的采访稿件,将会出现在《石河大学报》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