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宁秋心道,刘昭到底是行伍出身,坐了龙椅后,越女们不必尽数被囿于后宅。
瞧这些出来行走码头的妇人们,虽然语气是莺莺燕燕的柔悦,但面上的江湖练达之色,竟完全不输草原行国、民风彪悍的西羌女子。
穆宁秋于是向诸人还礼,选中一位岁数与自己母亲相仿的紫衣大婶。
余下的拉客者,也不多纠缠,自往陆续靠岸的船边,去寻新客。
紫衣大婶见穆宁秋虽姿容俊朗、服饰体面,却与寻常往来的商贾不同,似乎并不怎么稀罕年轻俏美的小媳妇,而是相中了自己这大岁数的人。
大婶未免喜意盈胸,引着穆宁秋坐上骡车后,便热情地介绍起钱州风物来。
穆宁秋安静地听完,才开口问道:“水关外的这个镇子,可有卖酱鸭酱肉的铺面?”
紫衣大婶不假思索道:“有哇,樊大娘的哙活鸭,是咱镇上顶好的酱货店。”
穆宁秋被这个“樊”字激得心头一跳,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哦?怎么个好法?”
紫衣大婶越发眉飞色舞道:“先讲鸭子,她家选的是我们叫‘鸭中西施’的钱江麻鸭,而且必须是南岸那边送过来的。那边的鸭子,吃的水草螺蛳小鱼,和城西城北的不一样,肉质就大不同。再讲酱料,樊大娘是绍州人,这几十年,只用她老家乡亲运过来的酱油,应该是那边的水和豆子,比我们钱州本地的还好。至于酱料里的其他秘方,我们就不晓得咯。”
穆宁秋咂摸着紫衣大婶的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