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儿,听说今年好多厂子出了龙,火柴厂也有。”江明亮催促着。江滨不禁好奇:“你爸妈那个厂,不是要垮了吗?还有龙?”
“我爸坚信厂子能够复兴。”江明亮拿出好多盒火柴炮,分给大家,几人跑到新民路邮电局的十字路口,只见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洪江小城,历来有“无舞龙,不春节,洪江年,中国味”的说法,每个厂子都要出一条龙,舞动在洪江街头,快快乐乐,欢欢腾腾,祈祷小城风调雨顺,祝福祖国昌盛繁荣。
五人穿梭在人群里,忽然听到:“龙来了!”随即“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敲锣声,打鼓声,夹杂其中,人群蜂拥而上。江龙凑上前,那红光白烟之处,四个大叔,穿着蓝色工人装,戴着白色布手套,抬着一张木匾,上书“洪江瓷厂全体职工向洪江人民拜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来。江龙赶紧招手:“江宥云,你妈厂子的龙来了。”
江宥云挤上前,只见打鼓的阿姨,穿着一身红袍,戴着一根头巾,两眼炯炯有神,撸起袖子,举着鼓锤,一声一声击打在鼓面,铿锵有力,飒爽英姿,正是老妈的好友王阿姨。
江宥云大喊:“王阿姨。”王阿姨也瞧见江宥云,笑面如花,应道:“鬼崽子,好好看看我们瓷厂的龙。”话音未落,大炮“砰”的一声响,把人群炸开,两条“狮子”,一红一白,蹦蹦跳跳,蹿了起来。一个头戴“大头佛”面具,手里摇着大葵扇的人,像喝醉了酒一般,步态夸张地一会儿走到这边,一会儿走到那边,逗玩着两只“狮子”。“狮子”时而晃晃脑,时而蹬蹬腿,时而回回头,时而摆摆尾,时而叩叩首,时而又一个跳起,躲开一串串炸开的鞭炮,人群里一阵哄笑。
等“狮子”舞完,一颗“龙珠”映入眼帘,后面游动着一条好大的“红龙”,这龙用竹子扎成圆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红布,每隔五尺,由一人掌竿,首尾相距二十余米。龙身上,每一片龙鳞清晰可见,每一条曲线栩栩如生。龙头硕大而又威严,目光如炬,龙须飘动,随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会儿腾云驾雾,一会儿仰天长啸,一会儿神龙摆尾,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随着王阿姨打鼓声的变化,龙头突然迅速向前,后面的龙身紧跟其后,围成一圈,龙头从圈中探出,人群里喊出一声:“好一个龙腾出海。”周围一片掌声,又见“龙珠”一引,整条龙围成一个半圆,龙头与龙尾一起直冲中间的龙身,穿过去后,龙头往东跑,龙尾往西奔,江滨笑道:“这个我知道,这叫首尾呼应。”
话音才落,爆竹四起,焰火四射,红龙在万点火花之中,转成一个个圈,犹如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翻江倒海,活灵活现,片刻工夫,红龙跃起,龙头一抬一叩,在爆竹声中,给人们拜年祝福。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和喝彩。这一刻,也在五人心中,烙下了绚丽光彩的印记。
洪江瓷厂的“龙”一过去,紧接着,洪江纺织厂、洪江造纸厂、洪江化工厂、机床厂、丝绸厂、植物油厂、无线电厂、新湘瓷厂、湘群竹器厂、布鞋厂、洪江酒厂……一条条厂“龙”跟了上来,纷纷抬着木匾,向洪江人民拜年。只见火龙、花龙、筐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大头龙、夜光龙……各有千秋,应接不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