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划线问题
1953年6月3日清晨,奉天兵工厂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陈樾站在巨幅军事地图前,手里的红蓝铅笔在三八线上来回比划。窗外传来"猫猫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这是兵工厂最新研发的全地形车正在测试。
"陈工,您要的棒子半岛地形图拿来了。"年轻的技术员小王抱着一卷地图匆匆进门,额头上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陈樾接过地图,在宽大的橡木桌上缓缓展开。他的手指沿着三八线轻轻滑动,眉头渐渐皱起。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穿越前看过的新闻画面:北棒子如何背信弃义,如何过河拆桥,如何把兔子当年的援助说成是"有偿服务"...指关节不自觉地在地图上敲击出沉闷的声响。
"小王,你说这停火线该怎么划才合适?"陈樾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考究的意味。
小王愣了一下,扶了扶眼镜:"按惯例...不都是沿着三八线吗?这样最公平。"
陈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太简单了。"他拿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画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线,时而向北突出形成"半岛",时而向南凹陷造成"飞地"。"要这样...让南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远纠缠不清。"
当天下午,一份标着"501厂建议-绝密"的牛皮纸文件袋被送往北京。文件里用严谨的军事术语详细阐述了"犬牙交错"划界方案的七大优势,特别强调了"战略缓冲区"、"长期制衡"、"互相牵制"等关键词,最后还附上了三套不同版本的划界示意图。
三天后,北京西山的作战会议室里,十几位高级将领围着沙盘争论不休。沙盘上的小红旗和小蓝旗插得密密麻麻,活像一盘复杂的围棋。
"这个陈樾,想法很大胆啊。"总参谋长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眼睛始终没离开沙盘。
"太大胆了!"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将军拍案而起,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这不成心制造矛盾吗?停火线就该清清楚楚!"
"我倒觉得..."年轻的作战处长推了推眼镜,"这个思路很有前瞻性。您看这里,如果按照陈工的建议,我们在鸭绿江以南就能多出三个战略支撑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