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不平静的回家路
1949年6月27日的纽约港,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陈樾站在"海洋女王号"邮轮的甲板上,歪着头傻笑,任由口水顺着嘴角流下。他的同学玛丽安正细心地为他整理衣领,手指微微发抖。
"陈,到家后记得给我写信。"玛丽安说着,将一个牛皮纸信封塞进他的口袋。陈樾扫描到里面装着十张百元美钞和一张写满摩斯密码的小纸条。他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只是呆呆地望着远处盘旋的海鸥。
"这位是林先生,"玛丽安介绍着身旁一位五十多岁的华侨,"他会一路照顾你到上海。"林先生穿着笔挺的西装,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陈樾扫描到他腰间别着一把小型手枪——看来这位"护工"身份不简单。
汽笛长鸣,邮轮缓缓驶离港口。陈樾趴在栏杆上,看着自由女神像渐渐变小。他的手指在栏杆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实际上是在记录这艘邮轮发动机的震动频率——通过系统分析,他已经开始构建这艘万吨巨轮的动力系统模型。
"陈先生,该回舱休息了。"林先生扶着他的胳膊,声音温和但不容拒绝。陈樾顺从地点点头,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被领着走向二等舱。路过楼梯转角时,他扫描到上方甲板有个戴鸭舌帽的男人正用望远镜观察他们。
1949年6月30日,邮轮已经驶入大西洋深处。陈樾躺在狭窄的舱房里,耳朵贴着墙壁。通过金属传导的声音,他能听到隔壁房间的对话。
"继续观察,船长已经收到指令。"一个低沉的男声说道,"如果发现异常,就按计划行事。"
"明白,但那个老华侨看起来很警惕。"另一个声音回答。
陈樾心里一紧。FBI果然没完全放心,这是要在海上做最后的试探。他翻了个身,故意把床头的水杯打翻,发出"哐当"一声响。门立刻被推开,林先生快步走进来。
"没事吧?"林先生扶起杯子,同时警觉地扫视着房间。陈樾注意到他的右手始终放在腰间。
"水...喝水..."陈樾结结巴巴地说,眼睛盯着天花板。林先生叹了口气,给他倒了杯水。借着这个动作,陈樾扫描到门外走廊上有两个人影在徘徊——应该就是刚才说话的特工。
接下来的日子,陈樾的生活规律得像钟表。每天早上被林先生叫醒,然后去餐厅吃早餐。他总是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引来其他乘客嫌弃的目光。上午在甲板上"发呆",实际上是在扫描邮轮的各个部位;下午在娱乐室"玩积木",实则是研究邮轮上的无线电设备;晚上则早早回舱房"睡觉",继续监听隔壁特工的动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