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25章 油品标号问题 (3 / 6)
        陈樾不急不躁,拿出一个木箱放在桌上。打开后,里面是二十多个小瓶子,每个都贴着标签。

        "这是过去三个月,我们从各地采集的油样。"陈樾拿起一瓶晃了晃,"这瓶延长油,硫含量0.8%;这瓶玉门油,硫含量1.5%...再看这瓶毛熊油,硫含量只有0.3%。"

        石化局的李总工拿起瓶子看了看:"小陈同志,这硫含量高点低点有啥关系?"

        陈樾微微一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满是积碳的活塞:"这是运行500小时后的发动机活塞。左边用的是低硫油,右边是高硫油..."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两个活塞的对比太明显了:一个只是轻微发黑,另一个却积满了厚厚的黑炭,还有明显的腐蚀痕迹。

        "硫化物燃烧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发动机。"陈樾又拿出几张磨损测量数据,"高硫油导致的大修周期缩短了60%..."

        工业部王副部长坐直了身子:"陈樾同志,你的建议是?"

        "制定国家统一油品标准!"陈樾斩钉截铁地说,"至少要把硫含量、辛烷值、十六烷值这些关键指标统一起来。"

        会议从上午开到深夜。陈樾凭借系统里的专业知识,把一众石化专家说得心服口服。但最大的难题来了——以兔子现有的炼油技术,能达到这么高的标准吗?

        "其实不难。"陈樾早有准备,摊开一叠图纸,"这是我设计的简易脱硫装置,可以在现有炼油设备上改造..."

        石化局的专家们如获至宝,围着图纸讨论起来。这个脱硫塔设计巧妙利用了废炮弹壳做反应容器,脱硫效率虽然比不上进口设备,但成本只有十分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