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小满点头。
她知道,柱子哥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数字,投向更坚实的未来。
石油风暴带来的巨额财富,被何雨柱注入到了实业当中,他要把根基夯的更实。
将军澳油库三期庞大的工程机械已经进场,打桩声日夜轰鸣,巨大的储罐基础轮廓开始显现。
炼化厂的技术升级方案被敲定,从欧洲订购的最新型催化裂化装置正在装船。
黄河远航的船队规模在悄然膨胀。
然而,何雨柱的目光并未局限在能源。
来自于后世的他深知,香江的根本,在于地,在于人。
“公屋政策,是我们扎根的机会。”在黄河地产的核心会议上,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幅香江地图,新界广袤的土地被重点标出。
“港府为解决股灾后的民生困顿,必然大规模兴建公屋。这是民心所向,也是我们树立‘黄河’品牌、积累政府信任的关键。”
接着他又指向地图:“新界,屯门、元朗、沙田,这些地方的土地,价格跌无可跌。用我们手头的现金,能吃下多少,就吃多少!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小利,我要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发展的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