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子却已经能够对《春秋》的经义,发表一些看法和意见。
屡屡阐发‘仁圣’之问,屡屡提出‘聪哲’之见。
于是,连翰林学士曾布,也在她面前夸赞说:皇子聪俊仁圣,自古罕见,臣窃见皇子文字,虽汉明少时不过如此……”
高太后读过史书,自然知道,曾布所指的汉明是谁?
那可是史书上的千古名君!
开一代文治之先河,垂为百世之君。
其在位时,轻徭薄赋,抚恤百姓,安定天下,四夷宾服。
恰好,史书记载,汉明帝十岁通春秋!
如今,皇子虚岁十岁,亦能通春秋!
这让高太后的内心,不由得升起期望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