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听到“王振林”的名字,在场之人有些颔首,有些恍悟,还有几人惊叹:“原来是他!怪不得画技这么惊人,能骗过一般收藏家。”
李强满意地看着大家的反应,继续讲道:“这位王振林于二十年前便驾鹤西归。但在他生前,这种仿制手法已经炉火纯青。事实上,我师傅偶然间就得过一幅他的仿制品!”
他的嗓音陡然激昂起来,“但问题是,仿画终究是仿,而不能当真。就拿墨色的氧化变化来说,真品经过数百年,墨迹层次必然更加均匀,而这幅画的远山部分的墨色之所以显得如此突兀,是存心做旧时刻意加重了某些痕迹,所以才让它多了一份人造的违和感。”
众人纷纷点头,而柱子听到此处却狐疑地开口:“既然你们都知道这是假画,为什么还要留下?”
李强一声轻笑,眼眸里透着一丝自鸣得意:“好问题!如果简单判定它是一件赝品,那这幅画从此便毫无价值。但要是将这幅画就这么放着,又浪费了这明宣,最后我师傅运用了逆向思维,将这幅仿品重新接裱,再度优化,让它变成一件能叫后人将信将疑的‘艺术瑰宝’!”
言罢,李强笑着打了个响指,动作间满是戏剧化的张力,“称它为‘老假新画’,这一妙诀就出于我师傅的想法——借古作伪,新仿如真。”
听李强说道这里,众人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李强,这种做赝字画的手艺,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气氛中也多了几分凝重和好奇。
李强抬了抬下巴,目光扫过画卷,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了两下,带着几分考校的意味说道:“首先就是将画心分为三层!”
他顿了顿,手指顺着画卷缓缓移动,指尖在画上几处轻轻点了几下,声音低沉而富有节奏:“先说说这面层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笔墨层。这一层,墨迹清晰,笔触灵动。虽然王振林的仿文征明的画工非常好,但他用了新墨,所以这第一层没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就是这中层——也就是底色层。色泽沉稳,厚重感扑面而来,但细节嘛,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风景,总有些模糊朦胧,失了那份精致。”
随后,他的语气变得格外认真:“最后是底层——托纸层。这一层几乎是空白的,只有淡淡的墨痕隐约可见,仿佛残留着当年作画时的余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