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玄幻奇幻 > 玄幻奇幻 > > 第2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2 / 9)
        丁一、专修法门分三:戊一、至心信乐;戊二、顺从本愿;戊三、会归佛号

        我们先看看善导大师的专修法门。最早提出用什么心态来念佛才是最圆满念佛的,首推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贡献那是功不可没。他对念佛的人提出三种态度: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顺从本愿;第三,会归佛号。

        戊一、至心信乐

        我们先看第一个,至心信乐——十念必生愿(十八)

        至心信乐的概念,善导大师的观念来自于弥陀的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善导大师解释十八愿,把这段经文分成三段来解释:第一个讲到修行人的根机,第二个讲到修行的法门,第三个讲到它的功德利益。

        我们先看这个法门到底是适合谁修呢?先看根机。

        这个地方的根机重点在“十方众生”。这个十方众生指的是谁呢?就是我们一般地叫作罪恶生死凡夫。因为我们一般人的心也不完全是善,也不完全是恶,叫作善恶夹杂,譬如空中的羽毛,随风飘荡。要是有风它就往上飘,要没有风,这个羽毛就往下沉。也就是我们的心受着环境的影响,心随境转。你来到三宝地,你就生起善念;要有人骂你,你就反击,就这么回事。我们凡夫众生,这么一个善根脆弱的众生,但是这个人你不能小看他,因为他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而产生往生了:第一个,至心信乐;第二个,欲生我国;第三个,乃至十念。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一种净土宗的思想,“乃至十念”是他的净土宗的善业,就是他的净业,他所念的佛号的数目。看这个意思,第十八愿重点在于——思想的重点超过数目。当然,这个“十念”不是指具体数目,但是这个数量看起来是不多。善导大师所要发挥的是哪两句话呢?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按照善导大师的思想,这两句话是不可切割的。信仰跟愿力,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是一个东西。他认为:至心信乐,所以你欲生我国;因为你欲生我国,所以你才有资格叫至心信乐。

        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他把它分成两块,它是两种忆念:

        第一个,对自身的忆念。

        你怎么去正确地看待你自己呢?你“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你首先得了解自己,你自己是怎么回事。我们很多人不了解自己,或者说你只是了解片段的自己。我们一般人了解所谓的自己,也就是了解今生的你:哦,我今生没做什么错事,我做了很多的布施、持戒的善业。但是你知道吗?你现在讲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就是说,你讲的是今生的因缘。如果把它放在无量的生命,那就是一个小水泡。如果你今天看到第八识的大仓库,如果把无量的过去的你都加起来……就是你不能只考虑今生的你。什么叫作你?要把前生都加起来,因为业力是可以累积的,不是说你死了就算了。如果把过去的因缘都加起来,那结论——业障深重,求出无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