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成飞研究所动力楼三层,灯火通明得像颗坠入黑夜的星。
内燃机燃烧效率项目组的实验室里,空气里浮动着咖啡因的苦香、机油的气息,还有某种即将破茧的紧张——墙上那块巨大的电子屏正跳动着第372组燃烧测试数据,所有人都在等那个关键数字跳出来。
“稳住,别眨眼。”项目组长温宇森攥着马克笔的手青筋凸起,笔尖在白板上戳出个小坑。
他身后,二十几双眼睛死死盯着屏幕右侧的热效率一栏,前三次测试分别是54.3%、51.2%、53.7%,这已经是远超之前50%的数据了,但离他们的目标60%还差着老大一截。
年轻的计算工程师小林昨晚熬红了眼,此刻正用沾着泡面的手指反复刷新后台“森哥,理论模型推演时湍流修正项的误差率降到了2%……”
叮—
数据更新的蜂鸣声像根细针,扎破了实验室凝固的空气。
屏幕上的数字跳到了65.3%!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坐在角落的老周,这位参与过三代战机发动机研制的资深专家,此刻正抱着保温杯,杯口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
他猛地站起来,保温杯当啷砸在地上,滚到桌脚边还冒着热气。
他踉跄着扑向屏幕,手指颤抖着戳向那行数字,“65.3%?!老温你瞅瞅!这是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