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成为姜星火,但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阶层本身,都让他们做不出背叛的举动。
而偏偏眼下的大明,又不由他们所主导。
所以自诩治世之才的三杨,只能在一浪接一浪席卷而来的变法浪潮中随波逐流,一边感慨局势变迁身不由己,一边栖身于舟中,始终不敢跳下水来搏击风浪。
于是,就形成了眼下这种既想成为又成为不了,既想做点什么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相聚嗟叹的场景。
两个字,拧巴。
“大势已成。”
杨荣苦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恐怕明天朝野上下,马上就能吵起来。”
杨溥闷了好久,方才皱眉憋出来一句道:“整顿吏治,势必触及根本,今天金幼孜和吕震的举动都很可疑,未必不是故意的你们要知道,关于裁汰衙门冗员这些条例,可是刚递到审法寺。”
杨士奇淡淡道:“吕震确实动机不纯,但胡俨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就看怎么去理解现在庙堂上的风向和士林、市井间的风气,重商逐利的弊端从宋代就开始了,到现在依旧如此,如果应对不好,早晚这大明的世风,就会跟胡俨说的一样。”
“我们要做些什么吗?”杨溥犹疑片刻,问道。
“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