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苏庄的苏策无事可做,便抓起了那一百个亲卫。
当年的一帮孩子在苏庄生活的很幸福。
但是所有的美好都需要用过去现在未来作为交换的筹码。
每日辰时点卯,列队出苏庄,绕着苏庄的土地跑一圈,然后用早食,上午伸拉筋骨,之后便是两个时辰的枯燥训练,午时用饭,下午和庄里的孩子一起去学堂读书,等到太阳落山,这些亲卫还需要温兵书。
日子过得很是充实,比起庄里同龄的孩子,这些亲卫的生活太过枯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载多的时间,一支少年军队便塑造了出来,虽然比起折冲府的府兵,其战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却是苏策最信任的一支军队。
苏策不是败军之将,这一点在朝堂上已经有了定论,与吐蕃人的战争胜败不在战场,大乾未战却已经没有了胜利的可能,平手已经是将士用命的极限了,因而文官们并没有难为此次出征的将士。
但是大乾军队何时打过这般憋屈的仗!
这几年每每大胜之战,大乾却只能小胜或者如同这次一样打个平手。
是府兵兵锋不盛,还是主将庸碌?
都不是!
随着朝堂上勋贵们的声音日渐低沉,士族的狂欢已经开始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