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贵以皇权守卫自居,守卫的却是府兵的利益。府兵效忠的是大乾,皇权领导大乾。
这样盘根错节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文官,文武分治。
不管是勋贵还是将门,亦或者府兵,都是文人眼中的匹夫。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相互牵制,才让大乾立国百年,边境四地皆战,国内却平静无事,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归根到底,大乾当前的稳定唯独不能或缺的就是府兵,出身百姓的府兵无疑也是百姓民意的代表。
因而,当九胡俘虏由奴变民的政策还在三省完善细节的时候,府兵便乱了。
正是看到府兵将乱,勋贵顶层的六位国公,才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七旬残身,于离宫将宰相级别的的文臣领袖李信枭首,如此不分青红皂白便当着皇帝和朝中重臣的面,做出来形同谋逆的事情,手段极其激烈,这才让府兵安心。
而长安城中,神策神武四军中投靠二皇子的将门,意图趁乱裹挟太子,图谋不轨。
让二皇子入主东宫,谋求从龙之功的野心完全暴露的出来。但狼子野心刚刚冒出来就被左右威卫的铁骑碾碎在长安城的大街上。
身在长安城的每个人做着自己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找着自己不得不做的理由。
集体利益发生的碰撞便是鲜血淋漓的杀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