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谨慎是对的。”阿桂点头同意到,“我这些天重新思考了一下那黄廷惠的话,发现他说的有一点道理,莫贼似乎确实是怕我们退兵。”
海兰察双眼圆瞪,“莫贼还真觉得他能真刀真枪的干过我们八旗健儿,那就让他来,看看谁才是爷们!”
阿桂却沉默了,“自乾隆七年首次出旗为民以来,数十年间,人数最多的汉军旗只剩下了陈汉军,不过二三十万人。
而这些年,万岁爷南征北战,消耗甚大,征缅死四千余,大小金川死三千余,西域又还要驻扎防准噶尔死灰复燃,咱们八旗的儿郎,不多了啊!”
说到这个问题,阿桂就伤感不已,“莫贼之军就算只有缅军水准,用五人换我一人,咱们也换不起。
彼辈贱如草芥,死一个还有十个,我等旗人贵胄,死一个就要十八年后才能补上,此乃我深深忧虑也。”
历史上从康熙末年开始,八旗开销过大,就不断强令汉八旗出旗为民,到乾隆时期达到高峰。
此时能留在汉八旗中的,无一不是昔日大汉奸的后裔,所谓陈汉军之陈字,取陈旧之意,因此也可以叫老汉军。
也就是说,现在的汉八旗,基本都是老奴和黄台吉时期投降的辽东军和辽人,比如李侍尧这样出身的。
汉军的出旗,极大缓解了满清的财政压力,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八旗的人口不增反减。
我莫大王凭借后世的印象,以为此时满人还有一百四五十万,但实际上此时已经不足八十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