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筹划五六个月后,莫子布终于在顺化召开了第一届,形同恩科一般的乡试。
话说这安南的科举,在形势上把中原的这一套给学了个七七八八,一样有县试、乡试、会试三个级别,也有进士、举人等等。
但到具体的方面,就有些抽象了。
首先北郑方面虽然有县试,但由于基层政权单位不太稳固,人口太少,因此县试基本是个摆设。
大多数县试的作用,就是大家坐下来商议一下,哪些人可以到府城去参加乡试。也就是差不多把县试和乡试合二为一了,
而哪怕就是这样的摆设般乡试,搞了几年后,就完全搞不下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初,北郑的乡试变成了给钱就可以考。
只要你想参加乡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就是山贼,只要交一笔明经钱,也就是报名费,就可以报名。
报名之后,再缴纳一笔通经费,也就是考试费,你就能真正上考场了。
所以到了此时,北郑的乡试堪称群魔乱舞,一到试期,社会各界人士疯狂涌入考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