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道统之争的背后,还有科举改制之争,是他们切身的利益,可不能轻而易举的偏听偏信了。
唯有两位在文坛上,举足轻重的硕儒都败下阵来,才是他们该缴枪的时候。
岳凌不作应答,沉吟着,周遭便有学子开始起哄,高喊着“学识不通,再回去精挑细琢。”
台下被岳凌开始的表现唬了一跳的贾宝玉,此刻也是回过神来,轻拍着胸口,道:“原是如此,竟是被他一下镇住了场子,此等轻薄之言,犹如无根之萍,漏洞百出,安是两位大儒的对手?”
夏金桂则是牙咬着指甲,对岳凌始终气定神闲的态度微微侧目,“这定国公当真不俗,竟需两位大儒联手制衡。”
再看看身边的废物,也清楚为什么贾家的那些姑娘,他身边是一个留不住了。
若是没有岳凌还好说,见过月亮之后,谁又留意萤火微光。
思虑了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岳凌便轻松的笑了笑,礼数周到的作揖后,才道:“二位口口声义利二字,而却皆落在了私利,私义,如此狭小的眼界中。我且问二位,府官治理不力,遭逢灾年,民无粟米充饥,饿殍遍野,义在何处?”
“蛮军南下,铁蹄踏破山河,血流漂橹,民不聊生,利又在何处?”
岳凌北抗蛮人,南赈灾民,皆是有事实可循的,无人能在这两者与其争辩。
岳凌一开口就将主动权牢牢的攥在了自己手中,继续炮轰两位大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