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陆威这么问,朱元璋脸上那股胸有成竹的自信,更是愈加浓厚了,轻笑着道:“要说玄奇也能说玄奇,一般人谁能想到他那思路上去?呵呵。”
如此赞扬感叹了一句,朱元璋面上的神色忽又认真了起来,带着郑重、带着慨叹、带着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赞同:“今日咱没听到关于这两道难题的消息……不是好事儿,却也是个好事儿。”
“呵呵,陛下,您又和微臣说起哑谜打起机锋来了,咱是个粗人,可看不明白也听不明白这许多,嘿嘿。”陆威又听不懂了,干脆有什么说什么。
朱元璋咋舌道:“啧啧,那么多状元郎、探花郎的……那么多所谓学富五车的文人都看不明白,说明我大明皇朝在这事儿上还真缺人才!这自然不算个好事儿。”
其实……除了对答案的好奇,他心里还有一丝期待——自家大孙提示都给出来了,总该有人格外聪明些,想到其中的玄机,日后也好为自家大孙、为大明效力。
而事实证明。
他们不仅没有自己考虑到这一点的能力,就算是有了提示,都一样考虑不到!
“只是另一方面,这也让咱愈发看到,咱大孙能提出来这两道难题的……难能可贵!咱大孙厉害,太厉害了——这便又算得是好事儿了,嘿嘿!”
朱元璋曾亲耳听到过其中一题的答案。
越是看到这题目无人能解,心里便愈发庆幸:要不是自家大孙天资聪颖,目光犀利又足够长远,竟然能在平常之中看出潜藏在最深处的危机和问题……大明往后一代……至多两到三代之内,必得有经济方面的波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