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点。”栗腹说道。
“每个学期结束之后,学院评选出优秀学子,由院长到其户籍地,在所有人面前进行嘉奖。并对培养优秀学子最多的里和乡进行嘉奖。然后将培养优秀学子的数量作为衡量各级官吏升迁的指标之一。”薛公缓缓说道。
面子嘛,谁都想要。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院成绩好,让父母在大家面前露脸了,挣足了面子,你不羡慕?不嫉妒?
怎么办?那肯定是将孩子也送入学院,然后超过别人家的孩子。
赵国只有冬季三个月以及夏季三个月教学,春季和秋季是不教学的。所以每三个月就是一个学期。
主要原因是赵国无法支撑全年度教育的花费,老师农忙的时候也要回家收粮食和耕种。
赵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国,老师完全脱产的话,养不了那么多人。
“我会上报到邯郸,交给大王抉择。”栗腹点了点头,薛公的办法还是具有一定的实施性的。
“禀都督,乐郡守、毛郡守求见。”这时,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说道。
“乐间?毛公?”栗腹有些讶异,虽然他管辖河套四郡,不过一般情况下,除了总督府所在的九原之外,其他各郡郡守是不会亲自前来的,“让他们进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