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力 (2 / 5)
        一路上,赵括看到不少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隶臣,有些刑徒脚上还带着镣铐。他们大多数是战争的俘虏,或者犯了罪的国人,被贬为隶臣。

        他们用大锤将开采过来的矿石碾成块状,这是工坊最苦最累最耗时的活,矿石坚硬,只有用尽全身力气砸许久才能砸碎。

        这些年赵国大搞冶炼,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矿石从邯郸西北送入工坊。

        工人还有工钱拿,有休息,每隔一段时间,官府还会发一两斤鱼肉。

        这些隶臣什么也没有,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劳作,一直干到晚上,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旁边还有类似于水车加上石磨的组合,流水推动水轮,水轮转动,在齿轮的作用下推动石磨转动,将被隶臣砸碎的矿石碾的更加粉碎,越碎的矿石越容易冶炼。

        不过平原河流落差小,能够转化的重力势能少,无法带动太大的水车和石磨,主要还是依靠人力和牲力。

        赵国正想办法在上党和晋阳建造大型冶炼工坊,充分利用太行山区的水力资源。

        “邯郸铁矿的规模虽然大,但是含铁量不高,与宜阳、宛城的铁矿相比相差甚远,炼出来的铁质量也不如韩楚,后来就有人提出将铁矿石碾碎了之后再冶炼,炼出的铁质量更好。”

        “不过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借助水力之前,工坊中最多的时候有近十万隶臣劳作,后来墨家把水车用在工坊,隶臣数量才减少到只有以前的半数。”赵铸解释道。

        “一定要重视技术开发,记住,不管是何人,哪怕是这些隶臣,只要能够突破技术,都要进行奖励,对于有重大贡献的,甚至可以上报少府,赐予爵位。”赵括叮嘱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