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历史军事 > 历史军事 > > 第三百九十九章 话语权 (2 / 5)
        “什么时候铁的产量能够大幅提升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有多余的铁用来造锅了。”赵牧叹了一口气。

        “这就看那些工匠了,我们这些人是指望不上了。”荀子摇了摇头,让他传道讲学可以,制定法律也行,治理国家也可,甚至带兵打仗荀子都觉得自己可以试试。

        至于搞技术研发,还是算了吧。

        “突然发现他们这些技术人才的作用不亚于我们,国家的强盛,战场上的胜败不仅仅依靠我们,也依靠他们。”韩非说道。

        以前只看到名将的作用,最多看到士卒和后面治理国家、筹集粮草的大臣的贡献,直到今天,他才发现,这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工匠,同样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败。

        “这也是大王多次提高工匠待遇,并奖励发明创造,甚至和军功一样,可以获得爵位的原因。”刘平说道,他一直跟在赵括身边,深知赵括为了提升赵国技术水平做了多少努力。

        光是卿,就封了三个,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没有过的。还两次提升普通工匠的待遇,大力整顿工坊,以技术说话,避免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发生。

        这两年来,赵国最辛苦的不是士卒,也不是文武大臣,更不是各地官员,而是工坊的一名名工匠。

        他们不仅要保证兵甲弓弩、农具、水泥、纸等等的产量,还要想办法将高炉搞出来,还要搞羽绒脱脂,搞连弩,搞无色的玻璃。

        带颜色的玻璃赵国早就有了,准确的说是楚国的,几百年前楚国就把这玩意搞出来。

        在科学技术上,楚国还是很先进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