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君臣是臣,这是永远都不可能改变的。
“对了,关于李景隆的封赏,这事儿我听说有不少的反对意见啊?你怎么看呢?”朱棣开口询问。
李景隆本为曹国公,燕军打入京师后,与谷王一起打开金川门投降。
投降就有功劳,比如长江水师都督陈瑄,眼瞅着朱棣要赢了,临门一脚投降,受封平江伯,子孙世袭指挥使。
而朱棣封赏李景隆,不仅让其仍为曹国公,还授予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并增岁禄千石。
不仅如此,又命其重修《明太祖实录》。
此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对。
尤其是靖难功臣们,都觉得李景隆一个败军之将,何德何能保住国公爵位?还授予功臣勋号?
文官们也不服,认为李景隆一个二五仔,居然主修官史?
还不知怎么瞎搞呢!
徐闻沉吟片刻,说道:“微臣以为,问题不大,李景隆虽然没有跟着我们共同作战,可他的功劳同样不可小觑的,若没有他,只怕我们会更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