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把赵建国和赵家村的乡亲乐的够呛,照顾起果树来更积极了!
这些果树可不是属于某个人的,而是属于赵家村集体。
每户乡亲根据家里的人数,都占据了一定的股份,盈利之后就能开始分红,还能留出建设村集体的经费。
不过赵家村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需要建设的地方了。
一栋栋窗明几净的砖瓦房在村里拔地而起,而原本村里一到下雨天便会浊泞不堪的土路,也都被平坦的水泥路所替代。
只需要等待果树进入结果期乃至于盛果期,赵家村集体有了稳定的“自我造血能力。”
那原本贫穷封闭的赵家村,就可以彻底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大踏步的奔向“集体小康”的目标!
而这近乎于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源自何人,赵家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清清楚楚。
是以,尽管因为赵卫红落榜的事,让赵建国一家和村里不少人的关系都不复从前,甚至还闹了红脸。
可等到赵建国走马上任后,没有一个人敢对他说三道四,平日里更是积极配合赵建国的工作。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