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书堂曾经的佼佼者,又在尚膳监那等消息灵通之地蛰伏多年,他对翰林院诸公的底细、性情、乃至派系渊源,远比外人清楚。
“回主子,”陈安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翰林院中,精研《春秋》者,首推侍讲学士刘球、修撰曹鼐、编修倪谦。”
“刘学士学问最是精深,尤擅《公羊》《穀梁》之微言大义,为人端方耿介,素有直名,曾因言事触怒过先帝,被贬谪过。
“倪编修学识渊博,口才便给,于《左传》史实考据极精,性情……较为圆融通达。”
“而曹修撰年纪最轻,乃是宣德八年的状元,才思敏捷,常有新解,只是……略显孤傲清高,与同僚不甚相合。”
陈安介绍得条理分明,将三人的学问侧重、性情特点乃至政治履历都点到了要害处。
尤其是提到刘球触怒先帝、素有直名,曹鼐的常有新解、孤傲清高,更是精准地投合了朱祁镇此刻的需求。
因为朱祁镇需要的是一把能在“尊王”框架下,敢于重新诠释、甚至超纲发挥的刀子!
而刘球的“耿介敢言”和曹鼐的“新解孤傲”,自然比倪谦的“圆融通达”更有可能成为这把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