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的流民——佃户们,便正式的在柳湾村外边住下来了。
之前搭的棚屋显然就不合适长期住了,尤其春天到了,看样子今年的雨水可能还不少,那屋子就更没法待了。
好在柳采春早有准备,大批流民还在的时候,柳采春便让他们砌石填土、后期压制弄出了一大片平地在山脚下,如今正好盖房子院子。
柳泉和安磊城里城外的跑来跑去走访,也看好了好几家卖砖石木材、石灰砂石的老板,一一采买后,雇了一队人,佃户们也加入,再从村子里雇几个人,这房舍院落便红红火火的盖起来了。
这回盖房舍柳采春和初七就轻松多了,用不着他们亲自操心,一切交给柳泉和安磊就行了,他们俩忙着安排协调,确保房舍院落是按照柳采春的要求修建的、保质保量、能按时完成,就行。
这偌大一片有果树、有花椒和八角、还有土豆和木薯,收获之后都是需要进行处理的东西,因此房舍院落修建得非常宽敞。
最外围是佃户们的房屋,四排小院,还留了不少余地留给将来的佃户或者下人们居住。
第二重院子进门就是个很大的院子,方便晾晒东西,东西两边各式一长排大仓库。再进一重院子,就是土豆粉、木薯粉作坊以及配套的各种房舍。再后头则是堆放各种工具器具的杂物房院落,从杂物房院落后门出去,就可以直接上山。
相隔的另一边山坳,修建了牲口圈,骡子、驴、牛都关在那边,好几间杂物房屋可存放骡车牛车以及牲口草料等。还有一间房是给负责放养牲口的佃户作临时住处,需要的时候便住在这边。
地方宽阔井然有序,柳采春他们不住这边,大多数不是仓库就是杂物房屋,修建得速度可以很快。
家家户户才开始育秧苗呢,就全部完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