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丰富的文化活动,深深吸引着徐吉标。每逢节日,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让他热血沸腾。他尤其痴迷于古镇的戏曲表演,婉转的唱腔、精彩的扮相,令他沉醉其中。在文化的熏陶下,徐吉标心中渐渐萌生出对艺术与美好的向往。他渴望有一天,能将古镇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让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三河古镇的岁月,成为徐吉标少年时代最珍贵的记忆,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而多彩的基础。
从合肥义城大张圩南埂到三河古镇的确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在民国时期,这段路对于徐吉标来说,或许充满了别样的意义。
徐吉标家的徐家商铺,就坐落在三河古镇那热闹非凡的街道上。商铺门面不大,却收拾得十分规整,朱红色的木门和木窗棂,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却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门楣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徐家竹木”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第三章:三河古镇徐家商铺
走进商铺,便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竹木器材整齐地摆放着。靠墙的位置,立着一捆捆粗细均匀的竹子,竹节光滑,竹身笔直,散发着淡淡的竹香。角落里,堆着一些已经加工好的木制品,有精致的竹椅、竹凳,纹理清晰,打磨得十分光滑,坐上去既舒适又稳当;还有大小不一的竹筐、竹篮,编制得极为细密,造型美观又实用,无论是装物还是提拿都很方便。
店铺的柜台后面,摆放着一些更为精细的竹木工艺品,比如用竹子雕刻而成的笔筒,上面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还有木制的梳子,齿梳均匀,手感温润,散发着木材特有的光泽。
徐吉标就在这徐家商铺里,度过了许多忙碌而充实的日子。他每天早早地打开店门,迎接每一位顾客。遇到有顾客上门,他总是热情地招呼,耐心地为他们介绍各种竹木器材的特点和用途。有的顾客拿不定主意,他就会根据对方的需求,细心地给出建议。在生意不忙的时候,徐吉标会坐在店铺里,用心地整理和擦拭那些竹木器材,或者检查它们是否有损坏,以便及时进行修补和调整。
在三河古镇这个充满烟火气和商业氛围的地方,徐家商铺就像一颗小小的明珠,而徐吉标则在这一方天地里,用心经营着家族的生意,传承着那份与竹木器材相关的技艺和情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徐吉标与舅舅:古镇竹艺的传承与延续
在三河古镇,徐吉标舅舅的名号,可谓是家喻户晓。舅舅身为远近闻名的篾匠手艺人,凭借一双巧手,将竹子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制作出的竹木家居用品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
舅舅的工坊,隐匿在古镇一条清幽的小巷里。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便能听见竹子被削砍、劈裂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工坊内,弥漫着竹子特有的清新气息,一捆捆挑选精良的竹子整齐排列,仿佛等待着舅舅赋予它们新的使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