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桂林栖前往目的地时仅携13条枪,蒋天然到达无为,桂俊亭在巢南同样也只有十几条枪。尽管武器装备并不充裕,但抗日的决心在每一位战士心中熊熊燃烧。
而巢县地方秘密党组织此时也积极行动起来,40多位志同道合的同志汇聚在一起,组织成立了合巢县委。程明远因其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合巢县委隶属于江北游击纵队领导。从此,程明远肩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带领同志们在这片土地上,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与日寇及反动势力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艰难的岁月中,书写着壮丽的抗日篇章。
在风云激荡的抗日岁月里,赵干臣,这位程明远大革命时代的老部下,于1939年春,毅然率领肥南游击队,奔赴庐江东汤池,投身新四军的抗日洪流。他们的到来,为新四军注入了新的活力,被编在新四军四支队九团三营,赵干臣担任营长,胡宣初任政委。
不久后,王禹顺带领500多人也加入其中,编入八连和九连。为增强三营战斗力,又从一营调来一个连作为主力连,即七连。七连的战士大多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战斗经验丰富,战斗力极强。七连连长罗庆山、八连连长刘家传、九连支长赵直夫(赵干臣胞弟),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带领战士们随时准备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
与此同时,党组织着眼于扩充正规军的武装力量,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对敌斗争形势。桂俊亭、凌正明领导的舒六合抗日游击队,也顺应时势,被改编为新四军五支队十五团二营。桂俊亭担任营长,张志一任政委。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支武装力量能够顺利融入新四军,成为肥西地区由共★★领导的抗日正规军,离不开程明远的积极奔走与大力引荐。程明远深知抗日力量团结的重要性,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人脉,将这些分散的抗日队伍介绍给戴季英,使其回归到更强大的抗日组织体系中。
第三十四章:暗夜营救抗日力量汇聚
在程明远的努力下,这些抗日武装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肥西地区乃至更广阔的战场,为抗击日寇、保卫家园,谱写着一曲曲壮丽的战歌,成为抗战胜利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1941年8月下旬的一个漆黑夜晚,夜幕如同一块沉重的黑布,沉甸甸地压在巢湖之上。赵干臣仅带着一名约16岁的小警卫员,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巢湖散兵,与昔日的老首长程明远会面。二人相见,感慨万千,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谈论当下抗日局势,一聊便是很长时间。
交谈结束后,程明远诚挚地挽留赵干臣在此住一晚,好好休息。但赵干臣归心似箭,心系着即将带回部队的新兵,硬是要即刻返回。程明远放心不下,提出派人护送,却再次被赵干臣拒绝。他带着小警卫员,毅然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赵干臣回到驻地后,迅速率领从肥西老家招募来的300多名新兵,登上船只,从散兵出发,驶向槐林,准备返回部队。大船缓缓行驶在湖中,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船桨划动湖水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