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暗夜营救抗日力量汇聚
1940年8月下旬,定远藕塘的一处简朴的会场内,气氛凝重而庄严。中共津浦路西省委书记刘顺元,表情严肃,声音坚定地宣读着华中局给津浦路西省委的决定。
程明远部将驻守巢湖高林桥,此地地势扼要,宛如扼守巢湖的一道咽喉,对掌控周边局势意义重大。桂俊亭则领命进驻巢湖槐林嘴,那是个战略位置关键的所在,有利于部队向四周辐射影响力。桂林栖部负责驻守泊湖,白湖周边水域交错,复杂的地形既带来挑战,也潜藏着战略机遇。蒋天然部被派往无为,无为的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各方力量的重要节点。
各部深知责任重大,接到任务后,迅速而有序地完成交接手续。战士们整理行装,擦拭武器,眼神中满是奔赴战场的决然。
军令如山,他们必须抢在第二次摩擦爆发之前,与巢南地下党取得联系,从而在皖中地区构建起抗日的坚固堡垒。
四路人马整齐列队,在藕塘这片见证过无数革命热情与奋斗的土地上,接受最后的嘱托与鼓舞。一声令下,他们如离弦之箭,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程明远一马当先,带领队伍朝着巢湖高林桥疾行,一路上,他不断向战士们强调与巢南地下党会合的重要性,以及即将面临的艰巨任务。桂俊亭的部队则沿着蜿蜒的小道,向巢湖槐林嘴挺进,战士们步伐坚定,默默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桂林栖部与蒋天然也分别率领着自己的人马,在不同的路径上,向着抗日前线奋勇前行。
在那个充满战火与希望的年代,他们肩负着开辟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使命,怀揣着对胜利的渴望,无畏地迈向未知的征程,为了抗击日寇,为了国家的未来,毅然决然地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抗日之路。
1940年9月初,战局再度风云变幻。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接连攻占王子城、广兴集、界牌集等地,妄图压缩新四军的活动空间。然而,新四军毫不退缩,果断发起自卫反击。在界牌集战斗中,新四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指挥,成功击败敌军,取得了关键胜利。这一胜利意义非凡,不仅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的挑衅,更将皖东抗日根据地向前推进到王子城、梁园、石塘桥附近,大大拓展了抗日力量的活动范围。
在这有利的形势下,岳炎等革命志士抓住时机,重返肥东地区。他们在王子城恢复了合肥县委,使其重新成为领导当地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并隶属于路西省委领导。
与此同时,程明远接到重要命令,需与岳炎交接合六区工作。完成交接后,程明远率领郑跃伯、徐吉标、徐吉安、徐柱青、孙家禹、孙业厚、孙华民、贾厚友、袁乃英等战士,带着十几条枪,如同暗夜中的利刃,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焦湖散兵。他们选择住在黄老五、黄施云家的饭店,这里将成为他们在新区域开展工作的临时据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