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患难同胞日久见真情
胡常英心急如焚,听闻丈夫徐吉标高烧不退,立刻慌慌张张地出门,四处打听后,好不容易请来了当地颇有名望的郎中。郎中神色凝重地为徐吉标把了脉,仔细查看症状后,微微皱眉说道:“是感染了风寒,好在发现得及时。需得抓几副中药,按时服用,好好调养,控制住病情。”
胡常英听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赶忙谢过郎中,匆匆拿着药方去药铺抓药。药铺里弥漫着浓浓的药香,伙计们熟练地称药、包药。胡常英紧紧攥着药包,仿佛那是丈夫康复的希望,一路小跑着回了家。
回到家,她立刻架起药炉,生火煎药。火苗舔着锅底,药香渐渐弥漫在屋子里。胡常英守在药炉旁,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心里默默祈祷着药效快些发挥。
煎熬的时间里,胡常英守在徐吉标床边。看着他虚弱的样子,心都揪在了一起。当第一碗煎好的中药端到床边,胡常英轻轻扶起徐吉标,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徐吉标微微睁开眼睛,干裂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有力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常英严格按照郎中的嘱咐,按时为徐吉标煎药、喂药,细心照料。每一次喂药,她都满怀期待,希望这苦涩的药汁能尽快驱散徐吉标体内的病魔。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特殊年代,胡常英与徐吉标自义城大张圩南埂辗转来到槐林嘴缺曲口。他们看似与寻常夫妻无异,然而,其中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居住习惯上,即便共处一室,他们始终一人睡一张床,将彼此关系维持在同志之间的纯粹友谊。在公开场合,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扮作恩爱的夫妻,相互扶持,应对着外界的目光。可回到家中,关起门来,他们是并肩作战的同志,怀揣着共同的理想与使命。
这样的相处模式并非偶然,而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深知,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危及整个革命事业。胡常英温柔而坚毅,在日常点滴中,时刻提醒自己和徐吉标严守这份秘密。徐吉标在巢湖跑运输,也借工作之便传递着重要情报,每一次出行都充满风险,而胡常英在家中操持,同样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如今,徐吉标因救人感染风寒,胡常英在照料他时,内心的担忧既源于同志间的深厚情谊,也有着对革命伙伴安危的牵挂。她细心煎药、照顾起居,期盼徐吉标能尽快康复,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他们在这张看似分离的床上,坚守着革命的信仰,在这平凡的家中,书写着不平凡的革命篇章,为了心中的理想默默奉献,等待着黎明的曙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