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家而言,这意味着未来这十来年,法家出身的士子想要跻身朝堂,难度至少上升了三五个档次。
倒不是窦婴、卫绾二人会故意使坏,刻意压制法家出身的士子谨慎;
而是法家和儒家的观念,本就是针锋相对的关系。
前者主张高压治国,事无巨细的都要管,最好连老百姓细胞分裂也插上一脚;
后者,则主张乡绅治国,政府啥也别管,全都丢给地主豪强——比黄老都更提倡政府应该‘无为而治’。
这两类人,根本不用表明自己的学说身份——甚至都不用做自我介绍,只要搭上话茬聊两句,就能马上怼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个法家出身的年轻才俊,得到一个在朝中升迁的机会,窦婴、卫绾会是什么反应?
二人或许不会因为‘我喜欢儒家,他是法家出身’这种学术标签,而提出反对意见。
但同样的:二人都会因为自己主观上讨厌这个人,从而给出一些看似客观,实则更偏主观的负面意见。
比如:我觉得这小子不大稳重,还是得沉淀沉淀;
又比如:我觉得这人有些急躁,还是要磨磨性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