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舍的丞相任期,和刘荣太子监国开始至今这将近五年的时间,可谓是高度重合。
双方不说是配合默契,也起码是君臣相得。
从个人情感上,刘荣舍不得这个用着无比顺手的‘幸佞丞相’;
站在国家、站在汉天子的角度,刘荣也明白:刘舍无论是年纪、精力还是身体状况,都已经到了再不退,就要终老任上的极限。
尤其刘舍选择急流勇退的时间节点,还是如此合适、妥当。
但无论如何——无论情感上有多不舍、理智上有多认可,有些话,刘荣都是必须要说的。
世人皆知:无论是对帝王、诸侯还是臣子而言,谥号,都是总结一生功过的盖棺定论。
而在一位臣子——尤其还是丞相这种超重量级的臣子,在十分恰当的时机主动提出告老退休时,皇帝挽留不成后的发言,便是对这位臣子在任期间的‘盖棺定论’。
比如酂侯萧何、萧相国,其离世之时,孝惠皇帝就曾说:没有了萧相国,国家的顶梁柱就塌了一半;
平阳侯曹参、曹相国离世时,孝惠皇帝则说:平阳侯追随高皇帝而去,于朕、于天下苍生何其薄也?
这种,无疑就是顶好的评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