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秋收还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汉家整个北方,便被一阵刺鼻的战火硝烟气息所充斥。
——农人们半含着对匈奴人的愤怒,半含着对田里庄稼的爱惜,不得不成群结队走出城墙,赶在战争爆发之前,抢收还没完全成熟的作物;
农人在收获,官府也难得没派人在田间盯着,甚至连农税都顾不上收,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边关的守备,以及各地的治安之上。
每逢战时,外有匈奴贼寇驰掠之祸,内,也必生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动荡。
对于汉家的边关城镇而言——仅限于城镇:在面对匈奴人的入侵时,城镇被攻破的可能性,其实还是比较小的。
真正直面匈奴人刀锋,被匈奴人所祸害的,是那些以城镇为中心,四散落于城镇周围的乡村。
而对于城镇而言,真正的威胁,从来都不是匈奴人攻城。
——匈奴人不善攻城。
不单匈奴人——在热武器问世之前,草原游牧民族,根本就甩不掉,也不曾甩掉过‘不善攻城’的标签。
在战时,真正让边关城镇担忧的,是城镇内部。
若是运气好些,只是生出几个打家劫舍,妄图浑水摸鱼的贼寇,那倒还好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